2021av天堂网手机版高清_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网站情海_欧美A月级高清视频_91在线亚洲最新

低溫18650 3500
無磁低溫18650 2200
過針刺低溫18650 2200
低溫磷酸3.2V 20Ah
21年專注鋰電池定制

新型相變材料,動力鋰電池熱管理系統(tǒng)中的新勢力

鉅大LARGE  |  點擊量:2026次  |  2019年01月24日  

鋰離子電池由于其高能量和高功率密度而成為電動車輛和混合動力電動車輛的主要動力來源,同時高功率也帶來了較多的熱量。但鋰電池對溫度非常敏感,過高或者過低的工作溫度,都會對電池的性能和壽命帶來影響。需要有效和緊湊的熱管理系統(tǒng)(TMS)來管理其極端溫升。主動TMS和被動TMS是兩種流行的熱管理技術。

主動熱管理,需要能量驅動的熱管理系統(tǒng),包括:強迫風冷,水冷,熱管冷卻等,是比較常見的冷卻方式。而被動熱管理,則以不消耗能源為標志,包括自然冷卻,相變材料冷卻等。

主動熱管理

Tran等人設計了用于鋰離子電池熱管理的熱管模塊。他們發(fā)現(xiàn)熱管加上了不同的通風方式被證明是HEV電池的有效熱管理解決方案。格雷科等人。開發(fā)了一種將熱管模型與熱電路結合起來的一維瞬態(tài)模型。他們證明,通過使用一維瞬態(tài)模型,鋰離子電池的溫度從52°C下降到28°C。Mohammadian等人將鋁泡沫嵌入散熱片中以冷卻鋰離子電池。他們發(fā)現(xiàn),與不使用泡沫鋁的情況相比,在散熱器內部使用泡沫鋁后,鋰離子電池的表面溫度顯著降低。趙等人使用液體冷卻缸來冷卻鋰離子電池。他們利用液壓缸將42個圓柱形電池的表面溫度保持在40℃以下。由于增加了熱泵,散熱器,風扇組件等,上述所有主動冷卻方法都很昂貴。

被動熱管理

被動熱管理(例如相變材料)近年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為它高效,緊湊和輕便。相變材料(PCM)以潛熱的形式存儲熱量,潛熱較大的介質主要有水,石蠟以及其他一些無機鹽等。在潛熱儲存期間,PCM在幾乎恒定的溫度下從固態(tài)到液態(tài)或液態(tài)到氣態(tài)發(fā)生相變。PCM應用于TMS系統(tǒng),一般有下列要求:

1)有合適的相變溫度,較大的相變潛熱,合適的導熱性能(一般宜大);

2)在相變過程中不應發(fā)生熔析現(xiàn)象,以免導致相變介質化學成分的變化;

3)相變的可逆性要好,過冷度應盡量小,性能穩(wěn)定;

4)無毒、無腐蝕、無污染;

5)使用安全,不易燃、易爆或氧化變質;

6)較快的結晶速度和晶體生長速度。

7)物理性能要求:低蒸氣壓;體積膨脹率要小;密度較大;

8)經濟性能要求:原料易購,價格便宜。

本文主要介紹一個來自香港科技大學AbidHussain等人2018年發(fā)表在“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rmalSciences”雜志的論文“Thermalmanagementoflithiumionbatteriesusinggraphenecoatednickelfoamsaturatedwithphasechangematerials”,文獻主要介紹了石墨烯涂覆泡沫鎳復合石蠟材質的PCM材料在動力的鋰電池熱管理系統(tǒng)中應用的優(yōu)越特性。與在1.7A放電電流下,對比泡沫鎳,固體石蠟,GcN,泡沫鎳+石蠟,和GcN+石蠟的熱管理效果,發(fā)現(xiàn)使用泡沫鎳相比,使用飽和的石墨烯涂覆的泡沫鎳比單純使用泡沫鎳,電池表面溫升減少17%。

1領域概述

普通的PCM具有非常低的導熱系數(shù)(0.1-0.3W/(m·K))。蓄熱率受PCM的低熱導率影響。文獻中已經提到許多技術,用來改善PCM的熱導率。Goli等人使用石墨烯復合材料來改善純PCM的熱導率。他們發(fā)現(xiàn)石墨烯/石蠟復合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達到45W/(mK),而純石墨的導熱系數(shù)為0.2W/(mK)。他們還觀察到,在5A放電電流下,使用石墨烯/石蠟復合材料的鋰離子電池的溫升16℃,而沒有石墨烯/石蠟復合材料的溫升為37℃。Kizilel等人使用石墨基體來提高導熱率。他們觀察到,石蠟石墨的導熱系數(shù)約為17W/(mK),混合PCM有助于鋰離子電池在正常和高壓條件下的溫度均勻。Aadmi等人通過向金屬管體中加入固體石蠟,將環(huán)氧樹脂的導熱率提高了3-4倍。他們發(fā)現(xiàn),通過增加復合材料中的蠟含量可以獲得更高的儲能能力和更低的溫升。

金屬泡沫也被證明是增強PCM熱導率的可行選擇。高孔隙率,良好的熱物理性能和機械強度是金屬泡沫的顯著特征。Li等人利用泡沫銅石蠟復合材料,研究10Ah鋰離子電池組熱管理系統(tǒng)的性能。他們將結果與兩種模式進行了比較:自然空氣對流和純石蠟。在放電率1C下,使用泡沫銅復合材料作為熱管理材料,對比空氣對流模式和純石蠟模式,電池表面溫度分別低29%和12%。Hussain等人使用泡沫鎳復合材料實驗研究3.4Ah鋰離子電池組的電池表面溫度。他們發(fā)現(xiàn),在2C放電率下,電池表面溫度分別比自然空氣和純石蠟模式分別下降了31%和24%。Samimi等人使用碳纖維石蠟復合材料后,電池表面溫度下降了15°C。復合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對比純石蠟,導熱系數(shù)增加了81-273%。Sabbah等人利用石墨來提高石蠟的熱傳導性。他們把電加熱器當成電池,發(fā)現(xiàn),由于采用了采用石墨-PCM復合材料,加熱器表面溫度降低了5%。Khateeb等人使用泡沫鋁來提高石蠟的熱導率。他們發(fā)現(xiàn)13.2Ah電池的表面溫度比使用普通蠟低5%。

在以前的研究中,鋰離子電池的熱管理主要是采用石墨烯-石墨復合材料或泡沫金屬(銅,鎳或鋁)/石墨復合材料進行的。石墨烯的熱導率非常高(2000-3000W/(mK))。石蠟的熱導率已經通過浸入泡沫鎳和石墨烯涂層的泡沫鎳提高。

但問題在于,泡沫鎳只能提高6倍的熱導率,并且在高溫下,石墨-聚苯乙烯復合材料的熱機械性能(如拉伸強度和抗壓強度)變弱。在此,報道了使用石墨烯涂覆的泡沫鎳作為鋰離子電池的熱管理系統(tǒng)。

2石墨烯涂覆的泡沫鎳作為鋰電池熱管理系統(tǒng)材料概述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在這項研究中,鋰離子電池的熱管理采用新的熱管理材料(石墨烯,金屬(鎳)泡沫和石蠟的組合)。使用鎳的優(yōu)點很多:耐腐蝕性,高比強度和韌性。鎳的力學性能可以通過用纖維/顆粒增強鎳來提高。碳原子可以很容易地溶解在鎳中,因為它們在鎳中的溶解度很高,并且鎳表面也可以很容易地預先形成圖案,因此可以精確地制備出優(yōu)選幾何形狀的石墨烯圖案。泡沫鎳適用于石墨烯合成。石墨烯與一系列多孔材料顯示了出色的相容性。石墨烯基復合材料具有優(yōu)于復合材料本身的機械性能,并具有較低的熱膨脹系數(shù)。趙等人報道了在復合材料中,石墨烯復合材料(聚乙烯醇和石墨烯納米片)的楊氏模量和機械性能分別提高了約10倍和150%。在泡沫鎳上生長石墨烯會使GcN泡沫更硬(隨著0.05g/L石墨烯的添加,Ni泡沫硬度為原來的1.2倍)。GcN泡沫的循環(huán)性能優(yōu)異(在3mA/cm下10000次循環(huán)后容量保持率為98%)。

在這項研究中,鋰離子電池的熱管理是通過使用一種新型材料——飽和的石墨烯涂覆泡沫鎳(GcN)完成的。涂覆在泡沫鎳上的石墨烯的生長使用化學氣相沉積獲得。加入GcN泡沫的固體石蠟熱導率,比純石蠟提高了23倍。固體石蠟被用作相變材料(PCM),與純石蠟相比,加入了GcN泡沫的石蠟,其熔化溫度升高,凝固溫度降低。與純石蠟相比,加入了GcN泡沫的石蠟的潛熱和比熱分別下降30%和34%。分別比較了5種材料在鋰電池熱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泡沫鎳,固體石蠟,GcN,泡沫鎳+石蠟,和GcN+石蠟。與在1.7A放電電流下使用泡沫鎳相比,使用PCM飽和的石墨烯涂覆的泡沫鎳使電池表面溫升減少17%。

3結論

使用化學制劑制備氣相沉積技術制備石墨烯涂覆的泡沫鎳。泡沫鎳石墨烯層的厚度為1-2納米。將石蠟作為相變材料浸入石墨烯涂覆的泡沫鎳中。石蠟浸漬的石墨烯涂覆泡沫鎳的熱特性及其在鋰離子電池熱管理中的應用情形,主要結果概述如下。

1)使用激光脈沖法測量飽和石墨烯涂覆泡沫鎳石蠟復合材料和泡沫鎳石蠟復合材料的熱導率。石蠟深入支撐材料中。結果表明,涂覆石墨烯的泡沫鎳將純石蠟的導熱性提高了23倍,而泡沫鎳將純石蠟的導熱性提高了6倍。

2)觀察飽和石墨烯涂覆泡沫鎳石蠟復合材料和泡沫鎳石蠟復合材料熔融溫度和凍結溫度的變化,并與純石蠟進行比較。復合材料(用泡沫石蠟飽和的泡沫鎳/石墨烯涂覆的泡沫鎳)的熔化溫度和冷凍溫度分別增加和降低;這是由于泡沫鎳與石蠟相互作用的結果。

3)與純石蠟的潛熱相比,飽和石墨烯涂覆泡沫鎳石蠟復合材料的潛熱降低了30%。這是由于飽和石墨烯涂覆泡沫鎳石蠟復合材料中石蠟的質量分數(shù)的減小決定的。石蠟質量的減少是由于金屬泡沫的小腔體的存在。泡沫鎳石蠟復合材料的固有熱容量分別比固體和液體狀態(tài)的純石蠟材料小16%和12%,而飽和石墨烯涂覆泡沫鎳石蠟復合材料的比熱容為分別比固體和液體狀態(tài)下的純石蠟小35%和34%。該原因是與純PCM相比金屬骨架(泡沫鎳和石墨烯涂覆泡沫鎳)的熱容小。

4)最后,這項研究包括開發(fā)材料的應用(即鋰離子電池的熱管理)。還研究并比較了四種額外的熱管理材料,即泡沫鎳,涂有石墨烯的泡沫鎳,固體石蠟和泡沫鎳石蠟。1.7A放電電流下,使用飽和石墨烯涂覆的泡沫鎳比單純使用泡沫鎳,電池表面溫升減少17%。

鉅大鋰電,22年專注鋰電池定制

鉅大核心技術能力